紫砂壶

免费热线:134-1005-3533
紫砂文化
紫砂壶常识
紫砂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紫砂学堂 > 紫砂文化

紫砂壶的工艺特点浅谈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/7/30 23:45:28 浏览次数:116
  • 分享到:

  在当今的陶器王国中,紫砂壶以它特有的工艺造型及美学价值成为人们竞相购买、收藏的宠儿,倍受世人珍爱。现在,紫砂陶作为一种文化,越来越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。紫砂热从港台的风靡到国内的畅销,爱之若癖的人不惜巨金搜罗,收藏紫砂成为一种有涵养、懂品味、有文化的象征。

gongyi.jpg

  鉴赏紫砂陶需从它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入手。紫砂陶的实用性应从泥质、工艺、造型开始。在世界各种陶瓷品类中,唯有紫砂陶仅用一种矿土就可成陶。紫砂泥的种类原料主要有紫泥、绿泥、红泥和团泥等。其中紫泥是甲泥矿层中的一个夹层,绿泥是紫泥砂层的夹脂,故有“泥中泥”之称。紫砂由于泥质的可塑性好,承受力强又不粘连,给制作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紫砂器冷热急变不会涨裂,扶握不炙手,沏茶色香味蕴蓄,贮茶不易馊。这些特点使它成为制作茶壶得天独厚,无与伦比的原料,人们把紫砂壶誉为“世间茶具之首”。

  紫砂陶的成型工艺主要是泥片成型法,按其不同造型可分为“打身筒”与“镶身筒”两大类。“打身筒”法适用于圆器类产品,将泥浆打成泥片,放在转盘上,用手工拍打成空心的壶身,再粘接上用手工搓制成的壶嘴、把、钮,并另外加制壶盖,使之坯体完整。“镶身筒”法适用制作方器及异形类的产品,将泥料打成泥片,按设计意图,配成样板,依样裁成泥片,镶合而成。紫砂壶手工成型的工具很多,这也是区别其他制陶工艺的又一特色,旁皮刀、尖刀、明针(牛角制成的薄片)。另有各种小工具,须根据不同造型款式,随时制作应用。手工成型工艺的关键在于泥坯表面的精加工,俗话说“三分做、七分光”。因紫砂泥颗粒较粗,在精加工的过程中,须用工具将坯体表面凸起的粗颗粒向下压挤,并将坯体通身修整平正光润。在烧成过程中,表皮层容易形成一层较致密的烧结层,粗颗粒略有凸出,富有滋润光泽的质感。泥料因矿物和颗粒堆积等因素而形成空隙,具有一定的气孔率。同时,精加工也是提高坯体精确度的重要手段,烧成后壶盖能任意调转方位,再合放入壶口上能吻合自如。口盖要准缝严密,二者之间的空隙(或移位公差)很微小,一般都小于0.3mm,精密的放不下一丝毛发,这是其他陶瓷壶无法做到的。

  紫砂陶器的造型多样,品种齐全。主要产品有各式茶具、酒具、餐具、花盆及陈设工艺品等数千种。其中茶具按其不同的形状特征,又分为圆器、方器、塑器和筋纹器四大类。紫砂壶的造型讲究圆无一相,方非一式,出神入化。那些仿造瓜果花木,虫鱼鸟兽的造型,撷尽自然之魂,传达出物形精神;借鉴古物、古钱、秦砖汉瓦,青铜锡器一类古代器物的造型,典雅浑厚,富有凝重的历史感;从几何形态抽象变形的各式壶器则精致淡雅,潇洒空灵,让人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世界中。目前,光是茶壶的造型不下于1万种款式,每时每刻还有大量新的造型面世。这些丰富的造型极大地满足不同人群、不同修养人的需求。可以说来宜兴的人都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造型。这也是紫砂陶得以发扬光大的原因之一。

  紫砂陶的审美价值,不仅在泥料、工艺以及造型装饰上,更在于它的精神内涵,在于一种透彻表里的浓郁的文化气息。紫砂陶集造型、文学、书画、金不、篆刻于一体,它有古色古香的泥质与传统文化,又是天然的默契。自北宋苏轼起,历代文人如徐渭、沈周、扬州八怪、陈曼生、吴昌硕等直到现代文书画家、设计家、陶艺家及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参与创作,或镌诗文字画,或留陶刻款式,或作式样设计。由于文人的着书立传,使后人研究紫砂有了依据,宣传了紫砂陶,提高了紫砂陶的身价,加浓了紫砂陶的文化意识,确立了紫砂陶在中国艺术之林的地位。

  紫砂泰斗顾景舟总结紫砂陶的审美归纳为形、神、气、态四个要素。形,即形式美;神,即神韵;气,即气质;态,即形态。这几个方面只有贯通一气,才是一件真正完善的好作品。目前,紫砂陶设计追求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品。这类造型首先考虑的是实用价值,例如容积和重量的恰当,壶把的便于执握,壶盖的周围合缝,壶嘴的出水流畅;其次要考虑泥色和装饰的脱俗和谐;再次还要考虑整套茶具的协调。紫砂陶的另一类设计受西方陶艺的影响,注重追个性特色和个人风格。实用功能在这里已不重要,设计者讲究更多的是将个人的设计符号或元素溶入于作品中,茶壶只是一个载体,一个表象。设计者不再为有没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而苦恼,心里想往实现的是一种理念和自我对紫砂的一种认识感悟。这一类作品往往视觉冲击力很强,有震荡心灵,启迪想象的力量。

  紫砂壶的工艺之美:

  紫砂矿土,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,即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,除紫泥外还有绿泥、红泥,这三种泥统称紫砂泥。由三种基泥单独造制外,或以不同成份配比,不同温度气氛烧成,呈现出紫而不姹、红而不嫣,黑而不墨,如铁如石,胡金胡玉,备正文于一器,具百美于三停,远而望之,黑幼若君钟鼎陈明庭,追而察之,灿若琬琰浮精英。这就是紫砂泥色淋漓尽致的体现,如在泥中和以粗粒生、熟泥砂,或调、铺缸砂则谷皱周身,珠粒隐现,更自夺目。

  紫砂壶由壶身、颈、底、脚、盖、嘴、鋬等组成。砂壶既有本身严谨完美的整体,又具有与壶身相辅相成构成和谐完美整体的附件。”若壶说’赠邵大亨君’记述:”其掇壶,顶项及腹,骨肉亭匀,雅俗共赏,无乡者之讥。”可见壶体与附件之关系。

  在紫砂丰富的造型中有凹凸线、凹线、圆线、鳝肚线、碗口线、鲫背线、飞线、翻线、竹丬线、云肩线、弄堂线、隐线、侧角线、阴角线、阳角线、方线等装饰和应用线条清晰在造型中增加美感。

  紫砂茶具的盖有截盖、压盖、嵌盖、虚盖、平盖、线盖,增加实用功能和欣赏趣味。口盖直而紧,直径通转,壶身倾注无落帽忧,说明工艺之严谨。砂壶的嘴有直嘴、一湾嘴、一湾半嘴、二湾嘴、三湾嘴,嘴孔有独孔、多孔、球孔,有直握鋬、横握鋬,提梁、半提梁,嘴鋬胥出自然若生成者,注水流畅,理、趣都有理想效果。

  说道宜兴紫砂壶的品类,不仅有光货、花货、筋瓤货、而且有光货的工艺处理,圆形珠圆玉润,方器轮廓周正,花货的工艺写实表达逼真,写意表现浓有趣味;筋瓤货线条脉络有致,卷曲和润,嘴鋬处理得体。砂壶装饰,有刻、塑、雕、琢、贴、绘、彩、绞、嵌、缕、釉、堆、印、镶、漆、包、鎏。

  紫砂壶的工艺可以说是百看不厌,屡有新的回味,维妙维肖,巧夺天工,令人赞叹。

  紫砂发展到现在,已成百家争鸣、千帆逐流的局面。对紫砂的审美鉴赏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。随着紫砂陶的流行,紫砂文化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。紫砂作为中国传统精髓文化中的一个代表,也将大踏步地走向国际,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。



(来源:)
标签:

上一篇:如何正确认识宜兴紫砂壶艺的审美
下一篇:抱歉暂无数据

相关产品
  • 海鼓壶

    海鼓壶
  • 扁腹壶

    扁腹壶
  • 紫砂大师:周桂珍

    紫砂大师:周桂珍
  • 紫砂大师:顾绍培

    紫砂大师:顾绍培
  • 紫砂大师:李昌鸿

    紫砂大师:李昌鸿
  • 紫砂大师:徐秀棠

    紫砂大师:徐秀棠
  • 梅桩壶

    梅桩壶
  • 覆斗式壶

    覆斗式壶
  • 冰心道人壶

    冰心道人壶
  • 二泉铭壶

    二泉铭壶